用小钱换大钱的“炒鞋”,小心鸡飞蛋打
近日,一些国产品牌球鞋遭到暴炒。在得物App上,参考放售价1499元的李宁韦德之道4银白款,页面表明仅42码有货,且售价高达48889元,涨幅高达31倍。目前该款鞋已经下架,但在该App上,虽然最低交易价格低于5000元,但和发售价比起仍是翻了2-3倍。
“一些炒鞋客‘捕猎’到了商机,仿佛闻到了‘血腥’,趁机进军国产球鞋市场,兴风作浪?!比嗣袢毡ú破婪⑽谋硎?。
与此同时, “炒鞋”并非“遍地黄金”,在少数人投机取巧、一夜暴富背后,是更多人沦为“活韭菜”被裹挟其中。
好鞋不怕贵,国货要先有“货”
冬至假期,北京西单大悦城、杭州湖滨银泰城……多地网友晒出了李宁店门口大排长龙的景象。更网友用“以前没钱买李宁,现在没钱买李宁”来调侃暴涨的价格,甚至“有钱人也买”。
2018年,李宁首次攀上纽约时装周便精彩了很多人,一时间运动类品牌“国潮雄起”沦为热门话题,此后,李宁还成为了时装周的???。
“但是,国货不应当成为任何国产企业当作薅羊毛的理由?!?0后爱人鞋人士夕闻说,“有真正研发投放的产品才是大货,用限量款煽动大众情绪出售产品,不能坐地起价,一劳永逸?!?/p>
卖方要克制,买方要理性,“不能旗号爱国的幌子炒鞋?!毕硎?。
“过去,真正有技术含量的鞋子我们愿意为其买单,爱鞋、买鞋、珍藏鞋是一种嗜好,但是现在涌进这个圈子的人太多了,鱼龙混杂?!?/p>
早在2019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就曾公布为题《警觉“油炸鞋”热潮,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金融简报,明确提出,国内球鞋转卖经常出现“炒鞋冷”,“油炸鞋”平台实为击鼓传花式资本游戏,警告各机构高度注目,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防范此类风险。
在摘要中,央行上海支行提到“炒鞋”交易中出现的一些值得注目的问题: “炒鞋”交易呈现证券化趋势,日交易量极大;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为“油炸鞋”平台提供分期付款等加杠杆服务,杠杆资金入场助长了金融风险;操作者黑箱化,平台一旦“跑路”,更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从爱鞋的小众圈层到买鞋的大众风潮,再到“炒鞋”的资本助澜,是谁导致了市场的愈发可怕?
从“抢鞋”到“油炸鞋”,“鞋圈”措手不及
对球鞋的着迷与收藏本是特定圈层的文化与偏好,“抢”便沦为了一种态度。但是在倒卖以获得极大利润的诱惑下,鞋子从“抢走”转为“炒”,从个体不道德派生为群体的疯狂。
“抢鞋”最先抢走的是情绪。一些品牌方会定期发售一些限量款的鞋子,通过抽签、抢购的方式来刺激消费者出售。这些鞋本身并没什么很高的科技元素,实际上限量是为了控制鞋的数量,从而提高鞋的市场价格,在这个过程中,“抢到限量款”就大大符合了人们的虚荣心。
在“你有我也要有”的情绪传染下,“抢走鞋”成功破圈,从小众消费圈层穿透壁垒转入大众视野,抢的是品牌文化。
“一场在线音乐会在一小时内更有3500万乐迷在线狂欢;电竞选手超越流量明星成为网络话题中心?!薄豆鹕桃灯缆邸分赋?,圈层文化正在反向塑造成大众文化,也让享有破圈能力的企业获得新的商业红利。
始作俑者往往是品牌方自己。除了网络注册、APP淘汰赛,以及限时抢购外,一些品牌还经常向门店派发一些限量款球鞋,举办现场淘汰赛仪式。在看起来人人都有可能被抽到的幻象下,人们趋之若鹜。
在知乎App的涉及话题中,你可以看到很多不管天气如何,很多人都满怀激情地在门店门口排起长队,甚至连夜排队的照片。
在消费情绪和以产品为载体的品牌文化加持下,在可以挪用取得巨大利润的抗拒下,很多不懂球鞋的人,甚至根本不穿着球鞋的人也都参与抢走鞋的活动。
“抢鞋”演变成“炒鞋”,开始转入资本市场,创下了新的产业链条。如果“炒鞋”这一市场不道德用经济学的基本规律来说明,其中便包括了经济活动中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种角色。相对不应的,也就是品牌方(生产者)、黄牛(俗称“鞋贩子”即电商平台或者线下门店或者有的组织的中间商)、散户(消费者)。
“鞋子被热炒,就是把稀缺性留下二级市场”润米咨询创始人刘润表示,一级市场所指的是品牌方与买家之间的交易,二级市场即买家与买家之间的交易。
不同于奢侈品市场的稀缺性掌控在一级市场,鞋子、化妆品等品类比较特殊,品牌方可以通过联名款、限量发售等方式来制造稀缺感,取得关注度?!岸艺馐且桓龆嘤穆呒?,买家获得了利润,新的买家获得了匮乏产品,最终使产品和品牌方获得关注度和影响力?!?/p>
“本来就有限的款式被炒到离谱,爱人而不得,我只剩的最后一点嗜好也被抢走,小众的鞋圈抵不过资本游戏啊?!贝痈呷既肴Φ囊幻创蛳送巳Φ哪钔?。
互联网为“炒鞋”培育了有“毒”的土壤
得物App是本次“天价鞋”爆出平台。
得物原版名为“毒”,即“沉迷于某物”的意思。2021年1月正式更名,“启动品牌升级,专心打造面向年轻消费者的潮流网购社区,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购物体验?!痹诟ㄖ?,得物这样表示。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得物是虎扑产卵出有的新品牌。
早在PC时代,虎扑运营人员就敏锐地闻到了篮球爱好者日常除了讨论比赛还不会研究篮球装备,自然就有关注装备的真实性,用户发图神人自己卖的篮球鞋是真是假。
用户是最具创造力的群体,只要给用户适合的“支点”,他们就能撬动地球。在产品茁壮的过程中,用户为了兴趣或是利益驱动会上传内容或者提供某些服务。
在捕捉到用户需求后,移动互联网时代,虎捉团队把摊装备和装备鉴定的??榈ザ篮喜⒊隼?,产卵出有“毒”这款产品。并在炒鞋风气的煽动下,催生了一个估值10亿美元的“毒”角兽。
为用户搭建一个可靠安全的检验平台,本是教化消费者的措施,但是球鞋电商平台也面对诸多问题:平台公信力被假货伤害、售后服务口碑上升、监管更加严格等。
“像得物平台上不存在私人卖家参予的现象,在监管和追究方面已经多了一层阻碍,皮球踢来踢去,吃亏的是消费者?!币的谌耸炕赜?。
企查查显示,得物开发商上海识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有自身风险108条,关联风险103条,历史风险1条,敏感舆情87条。公司因网络购物合同纠纷、交易合同纠纷、服务合同纠纷、财产损害赔偿纠纷等被起诉。
识货、Nice、斗牛、YOHO!等潮物甄选和交易平台也需监管部门的规范,不然就会成为“鞋贩子”的窝点。
在北商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来看,鞋贩子之所以能频繁引发炒鞋热潮,就在于他们洞察了球鞋期货制定货方式的漏洞。
“现在买的鞋大半年前就订好了,货量固定,正常市场销售慢完结时,鞋贩子会将剩下的库存黑市挥,就算品牌方发现某款鞋被炒成爆款后进行加单生产,那也有滞后期,因为等到生产出来后,新款也已经上市了。新款中,众多大大小小的鞋贩子也不会尝试抹黑某款。此时,加单出来的旧爆款,就出被‘遗弃’的旧货了?!?/p>
而有的互联网平台,也为灰色订货方式获取了绝佳的机会。
炒鞋是“郁金香泡沫”,用监管为其降温
16世纪中期,郁金香从土耳其被引入西欧,不久,郁金香便被视作时尚宠儿。到17世纪30年代初期,这一时尚导致了一场经典的投机疯狂。人们出售郁金香已经不再是为了其内在的价值或作观看之用,而是希望其价格能无限下跌并因此利润。
但是,泡沫最终幻灭,千百万人的倾家荡产。
“油炸鞋不能长久,多半是基于情感扰动的泡沫价格?!?一位嗜好收藏球鞋的投行人士指出,“目前来看,很难说球鞋的天价交易有任何违法的地方,这个市场很难具体监管主体,也就很难有相应的法规约束,就像这么多年来很多商品被油炸的过程,如核桃、黄花梨木等,其泡沫破灭的也是市场自我调整的结果?!?
也有律师表示,炒鞋商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因涉嫌违反《价格法》等法律。鞋是用来穿着的,不是用来炒的,并提示消费者理性看待,不要跟风。监管部门也该强化监控,该插手时要插手。
“刘饼干”因嗜好球鞋转行了炒鞋生意,2019年7月中旬因资金链断裂被债主举报,该案涉嫌金额达上千万元,刘饼干被刑事拘留30日。
“盈的钱一方面用作赔偿?!绷醣沙?,球鞋价格疯涨,造成其供应链断裂,为维护其知名度和虚荣心,通过高价出售球鞋并以市场价赔付的方式给买家,中间产生了差价。当资金链断裂时,刘饼干通过办一些活动纸盒推展自己,以此吸引更多顾客从而获得新的资金。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最后造成资金完全脱落。
今年,“江苏炒鞋大佬诈骗600万判处12年”的话题上了微博热侦,殷某通过球鞋交易对受害者展开收买,涉案金额近600万,而最后被判有期徒刑12年。
“油炸鞋”还涉及非法集资、非法吸取公众存款、金融诈骗、非法传销等涉众型经济金融违法问题。
从性质来看,油炸鞋本质上预见是短期的?!坝驼ㄐ褪浅葱妥昕兆幽踩”├?,脱离了商业本质和基本原则,不是一个正常的商业行为,这从根本上要求了这种不道德不可能长久的?!闭铰远ㄎ蛔?、九德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徐雄俊认为。
房住不炒,球鞋市场现在也声援鞋穿不炒,商品作为金融衍生品,不是藏品,没成为增值投机品的能力。把不应炒的乱油炸,并不是“新消费”的内涵,因此,国内需达成协议“良性消费”的社会共识,即物质消费占比往下走、精神消费往上走的“鱼尾曲线”。
?。ù⒊?/p>
新氧 新氧 新氧科技 新氧